世界人權日的大遊行 


  十二月十日以慶祝「世界人權日」為名義的大遊行,事先就已顯示出有可能爆發衝突,因為前一天在宣傳號召群眾前往遊行的宣傳車,在鼓山就發生暴力事件的新聞。所以,當天我很早就到報社與高雄的特派記者陳滿英電話連線。陳滿英是我的台大政治系學弟,大學畢業後不久就出馬競選高雄市議員,我及幾位同學還南下助選,是我第一次接觸台灣地方選舉的經驗,也體認到清廉問政的訴求是打不過買票賄選的候選人,然而,這經驗使我對南部民眾有比較多的認識,也深切察覺到台灣南北差異及省藉矛盾。美麗島事件在高雄爆發,當然有地域的因素,當時高雄已經是火藥庫了。

  由於警備總部已經駁回十日遊行的申請,所以是日集會被視為非法活動,鎮爆憲警動員了近萬人阻止遊行,可是參與活動的三萬民眾則在宣傳車的鼓勵下,堅持出發,雙方衝突演成暴力流血事件。陳滿英在現場附近的公用電話不時報來暴民攻擊憲警的消息,台北編輯部的同仁面面相覷,沉默不語,大家都預感到「事情大條」了。

  第二天報紙、電視大量報導暴民襲警的新聞,並透過螢光幕傳播政府高官及影視明星探視受傷警察的新聞,將民眾反美麗島的情緒煽到最高點。但《美麗島》雜誌的領導人物卻未警覺到這是大逮捕的前奏,依然強硬表示要在十二日晚上在台北舉行另一場群眾遊行。十一日中午,我接到當時親國民黨的政論雜誌《大時代》發行人陳陽德的電話,邀請我參加當天晚上在許昌街青年會(
YMCA)的座談會,主題就是高雄事件,並要我也請耿榮水也參加。放下電話不久,我還接到《春風》雜誌負責人王拓的邀稿電話,他還不知道大禍臨頭。當晚的座談會,我的發言是一以貫之的立場,即政治參與的洪潮必須疏導,否則就會出現參與爆炸的悲劇,這在第三世界政治是屢見不鮮,台灣也無法豁免。

  座談會結束,耿榮水還去採訪施明德與他的外國妻子艾琳達,深夜他打電話給我說,美麗島雜誌附近軍警、便衣情治人員密佈,恐怕要有行動了。我看電視新聞,也察覺這次的新聞處理已不同於之前的群眾衝突,輿論的導向明顯蘊釀政府逮捕反對人士的氛圍。果然,第二天淩晨政府就展開大規模的逮捕行動,罪名都是叛亂。這罪名在戒嚴法上可以判處死刑的。

  高雄事件是當時黨外戰略的必然結果。施明德在中壢事件以後,就認為:「國民黨有組織、沒有群眾;黨外有群眾,沒有組織。」張俊宏也說:「只有群眾才有力量,有力量才能迫使國民黨讓步。」這些講法反映當時反對人士對情勢的錯估,而落入國民黨設下的「陷阱」,因為鎮暴的軍警居然是採「打不還手」的弱者姿態,誘使群眾暴力,授予當局逮捕的口實。海外作家陳若曦認為高雄事件「未暴先鎮,鎮而後暴」的說法,是有其一定的真實性。因為憲警全面圍堵參與集會的群眾,在沒有出路的情況下,在宣傳車上的黨外人情緒高昂的大喊:「衝」、「殺」等字眼,及群眾用的遊行火把等,都構成了將美麗島領袖們入罪的最好「證據」了。

  美麗島高雄事件發生的當天,正是國民黨舉行第十一屆四中全會,蔣經國一方面強調「反對任何方式的專制獨裁,也絕對不在執政期間實施軍事統治」另方面他依然主張:「今天還是一個戰爭的時代,戒嚴法及動員戡亂臨時條款絕不廢止。」

  美麗島雜誌領導菁英幾乎是在一夕之間,都被逮捕,只剩下溫和派領袖康寧祥,但他的《八十年代》也被保守派的情治單位透過新聞局查禁。當時唯一可以幫黨外發聲的媒體,是國民黨台藉教授陳德陽的《大時代》,他因親家關係頗有經濟實力,計畫參選民意代表,所以與從政轉商的王應傑創辦了政論雜誌,邀請我撰寫不署名的社論。在高雄事件發生後,連聯合報與中國時報都不敢為美麗島雜誌的涉案人士講幾句公道話。於是,我就寫了一篇「此死獄也,不可不慎」的社論刊於《大時代》,直言不諱的說,美麗島高雄事件充其量是違反共公危險等罪,哪裏算是叛亂?叛亂罪是死刑,豈可羅織?沒想到這文章刊出,反應熱烈,驚動了新聞局副局長宋楚瑜,邀請陳陽德與作者到希爾頓大飯店溝通。

  記得那是一場中午的飯局,陳陽德帶我及幾位作家赴鴻門宴,我與被視為國民黨的明日之星宋楚瑜不打不相識。也許是初生之犢,用餐時就與宋楚瑜辯了起來,我說:「高雄事件哪算叛亂,倘若是叛亂,他們的武器比國父革命還差!」宋楚瑜的回應是耐人尋味,他說:「我母親喜歡到老市場買菜,而我和太太因為從國外回來,喜歡到超市買菜,我無法說服她聽我的,她也沒辦法改變我們,不過我可以確定未來時代,超市一定會取代老市場的。」


噤若寒蟬


 
  在那保守氣氛高漲的日子,黨外菁英紛紛身陷囹圄,等待審判,輿論一遍蕭殺氣氛,連中國時報余先生都被一些極右派的雜誌指名道姓的圍剿,真令我下筆躊躇再三。也體驗到政治思想家漢娜鄂蘭(
H. Arendt)所描述的:「極權主義最核心的就是恐懼。」恐懼即恐怖的威脅,讓你對未來產生高度的不確定,於是你噤若寒蟬。

  在那肅殺的時刻,我寫了一篇分析黨外發展的文章,預言:「倘若黨外是冰山,你除去了水面部分,底下還會冒上來的。」事實證明,美麗島領導人物黃信介、施明德、張俊宏、林義雄、姚嘉文、呂秀蓮等人被捕被起訴,其後的軍法大審的辯護律師如尤清、陳水扁、謝長廷、張俊雄、江鶻堅等人,很快就成為下一波反對勢力的接捧人,繼續堅持台灣民主化的腳步,持續改變台灣政治的結構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enfra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