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到自己的興趣


  孩子在青少年階段,很容易受到同儕的影響,學校的讀書風氣與同輩之間的競爭,對孩子的發展很重要。兒子那些台灣去的同學,素質都很好,家長也都不是鉅富,算是中產階級,可以互相產生督促的效果。

  從九年級到十一年級,是兒子找尋自己定位的關鍵階段。美國的教育極為多元,比較容易幫孩子找到方向,特別是麻州的學校,非常偏重
Liberal Art,有人翻譯成「典雅教育」,其主要精神延續希臘羅馬時代,很注重閱讀與演講辯論能力,也就是基礎的、文化的陶冶。他們的老師都有碩士以上學位,很多都是先來教高中,再存錢讀博士,美國高中老師待遇不是很好,很多人想進一步往上念。所以,他們的老師也很向學,也在成長。年輕老師多以校為家,和學生一起讀書,整個校園文化氣息很夠。

  兒子的「美國政治史」授課老師是政治學碩士,也跟學生一樣住校,因為我也是學政治的,兒子就把我的政治學著作送給他,同行嘛!他與我兒子因而處得還不錯。在那樣的環境裡,小孩有自我成長空間,可以找尋自己的興趣與未來方向。大部分台灣家長都希望孩子學醫或電機工程等理工科系,在美出生的ABC還有些走文學路線的,台灣或香港去的就很少讀社會科學。台灣的孩子數學強,通常都是靠數理去打老美,而且SAT只考數學和英文。如果數學不好,英文又不如人,是很吃虧的。

  兒子不愛自然科學,在這方面的表現也不好,還好有台灣去的「建資優」幫忙,他才能過關。我要孩子走自己有興趣的路,他在九至十一年級就已經決定走社會科學路線。但是學校是全科教育,自然科學要修滿一定學分,代數、幾何課程,還有一些與自然科學有關的天文學、化學也一定要修。他們都是小班制,一班二十個人算多的,自然科學多半要動手做,數學小考很多。美國的中學成績評鑑標準很多元,平常有小考,也有二、三次大考,往往第一次的成績不列入最後的計算,有點警告的意味,被當的話自己就知道要小心點。社會科學還是以講解居多,但他們的學生喜歡發問,老師也喜歡讓同學發表意見,一堂課大概一半一半,老師與學生以討論方式完成。

  後來兒子開始往文科發展,選了政治學、經濟學等課程,他們的必修課程中,也有選修的空間。例如:「西洋史」必修,「希臘羅馬史」就選修,高中也要學第二外國語,兒子已經有中文能力,其實可以不選,但他還是修了西班牙文。

  同學之間平常無法作比較,只能比GPA分數,A是
4分,B是3分,C是2分,D是1分,四年總平均3.75分可以申請常春藤盟校,3.5分是一流大學,3.0是全國級的兩百所大學,3.0以下就看運氣,如果2.0以下只剩社區大學可以念。除了基本必修課外,大家各顯神通,早點發現性向的比較佔便宜。一般學生有興趣的科目都與分數有關,不可能喜歡被當的課,數學一直被當,就不會喜歡數學,通常考高分的科目就會喜歡,這是很自然的事。到了十、十一年級時,學校會給他們作性向測驗,找出學生的性向是屬於六大類別裡的那一類別,我們家小孩在性向測驗都是作公共事務的,像政治、公關等等,所以,面對申請大學的關卡前,兒子想選「國際關係」或「企業管理」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enfra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