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回應「典範危機」的挑戰,Colin Hay (2010)提出了一個「不新不舊」的應策略,就是與1950年代行為主義出現之初曾紅極一時的「科際整合」(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)相類似的「相互科際性」(interdisciplinarity)概念。涉及社會互動的政治、文化、經濟等三大領域之相關知識,必須打破既有學科的「邊界」(boundaries),追求一門整合的社會科學(an integrated social science)。如此,才能處理因全球化而型構的相互依存世界,及其帶來的諸多問題。
在70年代「後行為主義」時期,政治學家已開始從政治體系論轉向國家理論,並因關注統合主義(corporatism)而重新強調制度的重要性,因此在80年代「新制度主義」(new institutionalism)逐漸成為宏觀政治學的主流。相對的,能以量化方法處理的選舉行為,透過更精緻的統計方法,使美國政治學界強化了理性選擇論的典範霸權。90年代政治文化的研究再掀熱潮,使Almond及Verba的遺緒,透過Inglehart的全球現代性與後現代(post-modernitation)之調查研究,鞏固了行為論的研究基地。所以,我們可以簡化的說,理性論、行為論與新制度主義這三大理論是世紀之交,政治學的主流。
penfra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2010年的PSA年會是英國政治研究的大事,因為此次年會適逢60周年,所以廣邀全球政治學者共襄盛舉,我也事逢機緣的參加,分享來自51個國家千餘學者的知識結晶。為了凸顯這次大會的意義,著名的Macmillan出版公司推出由Colin Hay主編的《政治學新方向-回應相互依存世界的挑戰》(New Directions in Political Science : Responding to the Challenges of an Interdependent World),這是一本論文集,核心概念是「相互依存」,從微觀面(micro-level)的知識領域,到宏觀面(macro-level)的全球化,都有觸及。
由於我參加此次PSA大會,有用到國科會補助款(雖然不多),是「民脂民膏」的血汗錢,所以,有義務向〝the Public〞報告我的見習心得。惟我並未參與高達280個的研討會(panels),只能就這本書的大方向,在加上參考「美國政治學會」(APSA)在2006年為紀念成立100周年所出版的專輯(見APSA),對當前的政治學發展,提出個人不成熟的鳥瞰。當然,本文的政治學多少是歐美為中心的視角,絕不能視為全世界不同地區政治學家的研究貢獻。
penfra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今年是英國政治研究學會(Political Studies Association)成立六十週年,此會執英國政治學牛耳的學會為了慶祝這歷史的時刻,在蘇格蘭首府愛丁堡舉辦了盛大的學術研討會,邀請了來自51個國家,超過一千多名學者在四天的會議中,總共舉行了高達280多場的小型研討會(panels)。
我在去年秋,由任教英國Middlesex大學的兒子Norman得知有這場學術的「武林大會」,就與文化大學的邵建民博士、余小云博士商量一齊參加。經由他們積極聯絡的結果,居然同意給Taiwan Political Development一個單獨的panel,並推我擔任chair,對於包括我、Dr. Norman、邵博士、余博士所提出的三篇論文進行討論,時間訂在三月三十一日下午4:00-5:30。消息傳來,深感責任重大,最後以「船到橋頭自然直」的心情,與妻台芬踏上旅程(有關旅遊部分將另寫一篇報導,在此不贅述)。
penfra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許久沒發文了
penfra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這些年因為教授「網路新聞」課程,使我注意有關網路的暢銷書籍,特別將讀過的2009年出版的新書,簡單評介如下:
penfra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